首页  -  教学教研
小螺钉·大责任——学院先进制造系《机械基础》课程思政示范课

为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建设高质量课堂。近日,由学院先进制造系郭志斌陈建欢梁洁颖三位老师组成的《机械基础》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在方君学实训楼开展了一堂技术有深度、育人有温度的专业思政示范课《螺纹的预紧——小螺钉·大责任》,主讲人为郭志斌老师。

01

匠心破冰:口号嘹亮展报国情怀


“千锤百炼铸匠心,技能报国拼未来!”“毫米之间求精工,钢铁之躯献强国!”……课堂伊始,匠心筑梦组、精工报国组等四个小组以响亮的口号拉开序幕。这不仅是课堂破冰的“亮相show”,更是同学们技能报国初心的集体宣言。铿锵有力的口号,瞬间点燃了课堂热情,展现了技师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为后续严谨的技能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02

安全为先:规范操作树责任意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课堂第二环节,安全员陈振庭、梁俊同学闪亮登场,清晰讲解安全规范:“穿好工装、系紧纽扣”、“工具用后及时归位”。随后,严谨的安全自检、互检环节在小组间有序展开。这并非形式,而是将“安全重于泰山”、“责任高于一切”的职业理念深植学生心中,从着装细节到工具管理,处处体现着对规范操作的敬畏和对生命安全的守护。



学生安全员进行本堂课的安全提醒和示范

03

案例引入:小螺钉牵动大安全


“甘肃某风电场68台机组停摆15天,损失超千万,60%断裂螺栓预紧力不足70%!”一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瞬间将“预紧力”这个抽象概念具象化为关乎重大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键要素。教师以此发问:“零件选对了,连接就一定可靠吗?”成功引出了本节课的核心课题——螺纹的预紧。案例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机械连接的可靠性,是安全生产的基石,是“中国制造”品质的保证。



案例引入和本节课题

04

精研新知:预紧力中见真章


围绕“预紧力”这一核心概念,教师层层深入。通过视频观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引导学生发现“螺母转动压紧铁板”、“螺栓被拉长”等关键现象。教师巧妙拆解“预紧力”三字:

“预”:工作外力前必须拧紧(如行车前拧紧轮胎螺丝);

“紧”:需借助工具(如扳手),运用杠杆原理(力矩);

“力”:使螺栓伸长产生拉力,夹紧被连接件。

结合案例,师生共同剖析了预紧力不足(间隙、松脱、泄露)和过大(拉断、脱扣)的危害,深刻理解精准控制预紧力的极端重要性。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巧妙拆解概念


05

方法探究:从“手感”到“标尺”的

工匠淬炼


如何控制预紧力?教师介绍了两种方法:

感觉法: 依靠操作者经验。教师强调:“感觉法不等于随便拧!”并通过震撼对比点明要害:案例中70%预紧力不足的惨痛教训,根源竟是新手技工“感觉拧紧了”!而PPT上展示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师傅十年如一日记录的三千页、十万组手感数据”,则诠释了“手感”的真谛——那是千万次规范训练刻进骨髓的责任标尺!教师掷地有声:“老师傅的‘手感’是责任,新手的‘感觉’往往是麻痹大意的借口!”瞬间将技能操作升华到职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思政高度。

力矩法: 科学精准的解决方案。教师手持“神器”定力矩扳手,详细讲解其结构、读数设定方法、操作规范(施力方向、角度、避免冲击等)。学生随即动手实践,设定力矩值,对汽车配件螺栓进行连接确认。教师巡回指导,确保规范操作。力矩法教学不仅传授了关键技术,更传递了“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精神。

老师操作规范、学生动手实践

06

警钟长鸣:安全责任融于点滴


“是否连接件选对了,预紧力控制好了,质量就一定保障?”教师播放一段安全事故视频引发深思。学生杨展烨观察到“工人摘下防护头盔未戴回”,易锐濠同学更敏锐指出“安全员、装件员、装配员在细节上的疏忽”。教师以此为契机,再次强化:“小小的螺钉关系重大事故!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安全责任的坚守,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我们不仅要技术精湛,更要成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公民。”

07

专家点评:思政润物细无声


课后点评环节,教务部督导办公室主任邓美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姬文婷、先进制造系党支部书记杨志义分别对本次示范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大家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课程设计,认为这堂课成功地将“工匠精神”、“安全责任”、科学态度职业操守等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融入专业教学。从震撼案例到大师故事,从严谨规范到细节反思,学生在掌握预紧力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了毫厘之间见匠心,安全责任重千斤的职业真谛,是一堂高质量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教务部督导办公室主任邓美联点评本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姬文婷点评本课

先进制造系党支部书记杨志义点评本课

一颗螺栓的预紧,拧紧的是设备,筑牢的是安全防线,淬炼的是大国匠心,担当的是时代责任。本次公开课生动践行了学院立德树人、技能报国的育人理念。先进制造系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锻造兼具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卓越技能的“大国工匠”后备军贡献力量!


相关附件:
 
 
招生咨询热线
0750-38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