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技师学院“云梯计划”——教师AI能力提升计划第二期“AI赋能教学工具应用”专题培训讲座顺利举办。本次培训作为“云梯计划”深化教师数字化素养的关键举措,聚焦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教学工具中的创新应用效能,旨在助力一线教师系统掌握智能教育工具的实践应用路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注入AI时代新动能。
信息技术系教学副主任付琳担任主讲,围绕“AI赋能教学创新”主题,结合自身前沿研究与教学实践,系统解析了AI技术在教学工具中的核心应用场景(如智能备课、个性化学习支持、课堂互动增效等),并通过典型案例演示了主流AI教学工具的操作逻辑与进阶技巧,为参训教师带来了一场“理论+实操”的知识盛宴,切实推动AI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付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三大核心模块展开,层层递进,为参训教师描绘了AI赋能教育的清晰图景与实践路径。

一、大模型与AI工具——教育的“新引擎”
付老师开篇即指出,“未来属于会用AI的人”,强调了掌握AI工具的重要性,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AI工具(如各类AIGC应用)与底层AI模型(如DeepSeek)的关系。讲座重点展示了AI驱动下的“效率革命”:在内容创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生成)方面带来的速度提升、成本降低、门槛下降和可能性扩展。同时,还详细对比了主流AIGC工具(如DeepSeek、豆包、Kimi、腾讯元宝)的特点及选择策略,并现场演示了DeepSeek官网及APP的使用,鼓励教师拥抱这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工具。


二、人工智能思维——人机协作的底层逻辑
付老师强调,有效运用AI的关键在于建立“人工智能思维”,其核心是构建“师-机-生”三元协同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中心、AI(机)是赋能者。
付老师特别强调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进行信息筛选与价值判断以及提供情感关怀,也着重强调了应用中的伦理与安全原则,包括严格保护学生数据隐私(禁止采集心理健康档案等敏感信息)和规范知识产权(明确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


三、AIGC 应用——教育场景的 “智能魔法”
该环节是讲座最具实操性的部分,付老师详细展示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为教学全流程赋能,从任务分析、课程设计、素材准备到完善优化,AI工具(如DeepSeek、Kimi等)都能提供有力支持。并通过丰富案例(金融智能客服“小蓝”、江西医保智能助手、AI球衣设计、科大讯飞教师助手、北大青鸟智课系统等)说明了AIGC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尤其在高效备课、智能课堂管理、创意教学工具、课件与脚本制作、DeepSeek专属技巧等教育教学方面的有效应用。

四、讲座反响热烈,成效显著
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付老师的讲座内容前沿、系统、实用。特别是大量具体的教育应用场景演示、实用的提示词技巧和丰富的工具介绍,极大地开阔了视野,解开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困惑。教师们普遍认为,掌握这些AI工具和方法,将有效赋能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资源制作与学生辅导等各个环节,对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个性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学院此次培训是推动“数智赋能,重塑课堂新形态”、建设高水平数字化师资队伍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