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课程思政示范课】巧手匠心 组装无人机 铸就技能梦——F450无人机机架组装探索“工学一体”思政融合新路径


如何将拧紧螺丝化为责任担当?如何在机架组装中感悟工匠精神?近日,机电工程系李宝炜、万三国、高文彬三位老师的《多旋翼无人机组装与调测》课程思政示范课在实训楼精彩上演。李宝炜老师主讲《F450四轴无人机机架组装》,巧妙融合专业技能实训与思政育人,探索“工学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是学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课程以真实任务(F450机架组装)贯穿“任务盘点-理论学习-动手实践-互评反思”四个环节,实现技能实训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课前回顾:规范与安全筑基】

课堂伊始,规范与安全先行。李宝炜老师首先检查学生工作服穿戴规范,强调实训场地安全规章制度。结合F450无人机组装任务,他详细讲解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安全注意事项及“6S”管理规定,将职业素养与规范意识深植学生心中。



工匠课堂:理论学习明流程

通过小组讨论、部件名称粘贴互动和观看安装视频,学生清晰认知机架由脚架、中心板、机臂组成,流程概括为:脚架安装—中心板固定—机臂装配。


技能试炼:实践操作砺真知

紧张的“技能试炼”环节随即展开。实训室里充满了工具操作的声响和专注投入的身影。面对机臂安装角度、螺丝紧固力度等实际问题,学生们积极提问。李宝炜老师穿行于各组之间,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问,并不时俯身示范关键操作,反复强调安装精度、螺丝紧固顺序与力度等关乎飞行安全的注意事项。师生间频繁地互动答疑,让抽象的规范在实践中变得鲜活。



成果闭环:反思互评共成长

各小组展示作品并交叉互评。李老师肯定学习热情,精准指出共性问题:“中心板下板错误安装会影响飞行方向和后续系统安装,必须严格按标准执行。”高文彬老师则升华职业哲理:“拧紧每颗螺丝,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与匠心的体现!伟大工程始于细微。未来要如螺丝般严谨,用专业守护责任,在平凡中铸就不凡。





专家视角:思政融合的专业审视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姬文婷全程观摩课程并进行了专业点评。她高度评价了本次示范课:“安全规范意识和思政元素如同两条主线,从课前准备一直贯穿到课后反思,实现了思政素养与专业教学全过程的有机融合。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李老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探索。这正是工科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非常值得推广借鉴。”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姬文婷点评


本次课程思政示范课活动成功地探索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途径,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机电样本”。学院将持续深化“12345红色工匠大思政教育格局,引导学生在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内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着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


相关附件:
 
 
招生咨询热线
0750-38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