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香传情 味聚新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做好广东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工作。在广东援疆指挥部驻三师工作队和江门市人社局的支持指导下,江门市技师学院联合第三师四十五团开展了“粤菜师傅”交流、展示及培训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粤菜技艺,相传
第三师四十五团党委常委、副团长曹志明,江门市人社局副局长吴克勇、江门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戟等领导率我院骨干教师在喀什技师学院开展“粤菜师傅”技艺及文化交流活动。喀什技师学院党委书记严需宁陪同参观了喀什技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烹饪工艺系和爱国主义宣教馆。
参观喀什技师学院
两院粤菜师傅团队开展了专业技能深入交流与切磋,共同探索粤新菜品研发新思路。
王戟书记开展了“江门市技师学院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主题讲座,重点介绍了学院侨乡文化培育红色工匠“1234”育人模式。
王戟书记授课
“1”确立一个工作目标:以“红色工匠”为学院党建引领品牌,培养又红又专(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发挥两支队伍的力量:一支是全校教师队伍,思政工作人人有责,建立院-系-班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部署指导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各教学系均设思政工作室,系党支部书记任负责人,一系一特色地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有序展开,各班主任积极配合与落实。另一支是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政-校-企的联动作用,积极与政府(社区)、企业沟通,搭建教育平台,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
“3”弘扬区域三脉文化:筛选有代表性的素材,让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岭南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熏陶、华人华侨文化拼搏奋斗的艰辛历程、侨乡红色文化家国情怀的传递,实现思政铸魂的目的。
“4”是四维路径:通过德育实践、课程实践、文体实践、科创实践四大板块开展思政育人系列活动。
向喀什技师学赠送象征两院友谊的果酱画和吉祥物礼盒
本次交流以实现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培养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为抓手,共同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新模式。未来,两校将继续保持团结互助、友好交流的兄弟关系协同发展,我院也将持续不断加大援疆支持力度。粤菜文化,新疆绽放
学院应邀参加2024年四十五团前海镇第一届枣花节暨第二届龙舟赛活动。在“军垦味道•忆游味劲”美食嘉年华上,江门市技师学院省级“粤菜师傅”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区溢培老师、黎月友老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精神,为新疆人民带来了一场粤菜的味觉盛宴。
从黄金炒饭到陈皮红豆沙、盐焗乳鸽,每一道经典粤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而象形红枣包、象形核桃包、象形石榴包等具有浓郁新疆特色点心的推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粤新融合研发的这些象形系列点心,外形酷似新疆特产大枣、核桃和石榴等,融合了广式莲蓉、绿豆的馅料与新疆本地产的核桃大枣等原材料,经典与创新完美演绎了两地特色。
“这次参展,让更多新疆人民认识粤菜文化。”江门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戟表示,“粤品北上”不仅是产品、菜品到新疆,也把产品背后蕴含的文化风俗传到新疆,让文明交流互鉴,交往交流交融让新疆人民更深入地了解粤菜文化,实现文化的互学、互鉴。
王戟书记接受记者采
活动现场我院展示的菜品引起极大反响,群众热情踊跃品鉴。
为一进步发挥学院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的专业资源和师资优势,学院组织区溢培、黎月友等烹饪名师,在四十五团开展粤新烹调技艺及菜品研发交流。
王戟书记作开班讲话
我院向四十五团赠送代表两地友谊的果酱画
四十五团领导向我院专家及培训讲师颁发聘书
从刀工、火候到调味、摆盘,每一步都凝聚着粤菜师傅们的智慧与匠心。学员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粤菜的传统技艺,更在老师的指导下,创新研发出了融合粤疆风味的新菜式,让粤菜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培训期间,我院师资团队与当地学员同吃同住,全天候与学员紧密交流并成为朋友。学员们对我院传授粤菜烹饪技艺的感激之情,对广东、江门援建工作的感恩之情均溢于言表。
通过系统的培训,每一位通过考核的学员,都获得了由江门市技师学院颁发的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粤疆文化交流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粤菜的香气将飘得更远,粤疆的情谊将更加深厚。